一个站与一快速浏览器加速座城的“双向奔赴”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剧组在来舟镇的拍摄布景 许可欣 卫金平 摄
来舟站外景 (资料图片)
东南网7月10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许可欣 通讯员 卫金平)前不久,由王千源、个站蒋欣等知名演员主演的座城快速浏览器加速刑侦电视连续剧《斗局》在南平市延平区开拍,延平区来舟镇是双向奔赴取景地之一。
来舟镇,个站是座城我省最大列车编组站来舟站所在地。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双向奔赴所有出入福建的个站列车都得在此停靠和中转。如今,座城随着高铁的双向奔赴开通,来舟站完成了它的个站客运使命。但是座城,它仍依托其优势条件,双向奔赴为周边区域发展提供助力——当地依托铁路区位优势,个站布局重点产业;活化车站大街景观,座城吸引影视剧组前来拍摄;推动铁路精神扎根,带动乡风文明提升……
有关它的故事,依然在续写。
火车“拉来”工业重镇
向延平城区西南方向驱车约30公里,途经一段曲折的山路,便到达来舟站。
“目前,快速浏览器加速来舟站还是福建省货物列车进出的主要通道,日均可办理辆数4300余辆,接发列车116列,占全省铁路货物进出的七成左右。”南平车务段来舟站党总支书记林明财说,放眼全省,来舟站在铁路货运方面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得益于便捷的区位交通,延平许多县域重点产业链企业选择将厂房布局在来舟镇。来舟镇现有以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工业企业29家,涵盖竹木加工、化肥生产、建材制造业和精细化工生产等领域。因此,来舟镇也被叫作“火车拉来的工业重镇”。
“我们的主要厂区在来舟镇,每月约600吨的活性炭大多通过来舟站运往全国各地。”元力活性炭相关人员说。
去年7月,来舟镇境内的新曲港大桥正式通车。它既是延平区境内普通公路跨越富屯溪两岸的咽喉要道,也是连接205、316国道与顺昌、沙县的必经之路,肩负着南平、三明和福州地区之间往来的重任。
“新曲港大桥的开通,进一步盘活了来舟站货运功能。与原曲港大桥相比,新桥桥面更宽、桥梁更坚固,解决了原来大型货车难以通行的问题。现在,货运汽车可通过大桥直抵来舟站,免去了绕行的烦琐。”来舟镇党委宣传委员赵谦说。
南平金牛水泥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曲港大桥通车后,每年可节省运输成本10余万元。
“来舟站+曲港大桥”的组合,让来舟镇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在畅通交通动脉、加强与周边区域互通互联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物流体系的完善。
“来舟镇宋坍村临近来舟站。目前,我们已通过村企联建,盘活该村村集体闲置工业用地约1500平方米,用于建设仓储物流平台,便于周边企业货物的中转、存储,也为铁路运输提供装卸点。”来舟镇四级主任科员陈淑俣介绍。
产业的不断兴起,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广阔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既能兼顾农事,又能有充足时间照顾家里的老小。”来舟镇王富村村民罗庆华表示,元力活性炭来舟厂区有接近一半的员工都是来舟镇当地村民。
截至目前,来舟镇企业共吸纳当地劳动力达1600余人,带动当地村民人均年增加就业收入超2万元。
独特街景成天然影棚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大地,人们南来北往、四处闯荡,让来舟站迎来了它的“巅峰期”。
“那时,车站巨大的客流量,带动了周边商圈的形成。车站对面的‘来舟经委大楼’,一楼满是商铺店面;站前街几百米,则布满了饭店、旅馆和小卖部。”来舟镇傍溪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康回忆道。
没有了往昔的人气,来舟集镇大街一下子沉寂下来。可谁承想,这个完整保留了大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的小镇,如今又重新“翻红”——
近年来,延平区布局影视产业赛道,陆续吸引了多部影视作品前来取景拍摄。“怀旧风”满满的来舟站及周边建筑群,也因此迎来“泼天富贵”,获得了不少剧组的青睐。
“这里的建筑很有年代感和故事感,非常适合影视拍摄。”《斗局》剧组相关工作人员在来舟镇踩点勘景时曾这样称赞。此外,影视剧《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回来的她们》的部分片段,也在来舟镇取景拍摄。
由于在影视作品中频频出镜,来舟镇一下成为热门打卡地。去年,来舟镇接待游客同比增长近三成。为了强化影视IP引流作用,延平区还把来舟镇与大洲岛、南纸文创园和南平化工厂等多个取景地串联起来,策划推出“剧组同款打卡游”,让游客体验剧中原汁原味的场景,预计年可吸引游客30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延平区影视产业布局,继续挖掘来舟镇丰富的文旅资源,串联辖区内来舟站及集镇大街、东山溪畔自然景观和王富村樱花林等旅游资源,引入康养、垂钓等业态,形成工业与山水相互辉映的景观带,探索‘工业旅游+影视基地’文旅融合新路径。”来舟镇主要负责人表示。
党建共建带动乡风提升
前不久,来舟站和来舟镇铁路社区党支部收到《回来的她们》剧组送来的锦旗,感谢二者对拍摄工作的支持。
来舟镇铁路社区是当地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居民大多为来舟站的职工。由于剧组在拍摄过程中需要进行布景、交通管制等,无疑会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多亏来舟站做细做通了铁路职工居民的思想工作,为拍摄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来舟镇铁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赖燕美说,双方还全力对接公安、消防等部门,并安排青年志愿者对拍摄现场进行维护,确保拍摄顺利进行。
依托驻地相同、职工与居民互联互通的优势,近年来,来舟铁路各单位党支部与来舟镇铁路社区开展党建共建,形成工作合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基层治理力量。
来舟站的建设与繁荣,留下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铁路精神。如何进一步弘扬铁路精神,让其薪火相传?
对此,当地围绕铁路精神,对来舟镇桥头口袋公园进行了“翻新”——新公园将充分融入铁路元素,建成带有“1956”(来舟站设立年份)标识的不锈钢火车主题雕塑;新增来舟站文化墙,展示其在不同时期的变迁,充分将铁路精神转化为可知、可感的景点。目前,公园已经完成廊亭的建设。
富屯溪畔,历经沧桑岁月的来舟站,还在继续书写与一座城“双向奔赴”的新故事。
记者手记
老车站亦有新作为
福建日报记者 许可欣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许多老火车站完成了其客运使命,“风光不再”。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高铁一路飞驰的当下,老火车站也可有新作为。
作为交通运输的核心节点,老火车站通常位于城市与乡村的交界地带或公路、水路发达的咽喉之地。直到如今,其区位优势仍可被充分发挥:改造成公交、客运站点,激活城乡日常通勤;建设集散或冷链中心,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引入物流仓储平台,便于当地企业货物的中转、存储,推动工业发展,打开以工促农的局面。
今年是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铁路从诞生以来,其发挥的并不仅是畅通人流、物流的枢纽作用,它还是时代变迁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无数旅客的出行记忆。在文旅经济愈发火热的当下,可将老火车站重塑为文化地标,将其打造成融合集市、夜市和主题街区等多元素的“宝藏打卡点”,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科学上网)
-
东南网2月3日讯通讯员 曾昭红 陈雅玲)2月2日下午,厦门市第三医院支援厦门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出征仪式在医院会议室举行。此次,厦门市第三医院共派出2名骨 ...[详细]
-
厦门五区公布积分入学细则社保缴交、居住证签注有效期若在今年1月至5月中断,视为有效海西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昨日,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和同安五区均发布了《202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积分入学办法 ...[详细]
-
汉阴:开展“薪火相传守初心,廉韵清风践使命”警示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6月20日,汉阴县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支部联合县文旅广电局党总支、县妇联党支部联合开展“薪火相传守初心,廉韵清风践使命”警示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以“参观一次教育基地、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讲授一堂专题党 ...[详细]
-
厦门日报讯记者 沈彦彦)五一假期,厦门的粮油、蔬菜、肉类、水产、禽蛋等货源充足、价格稳定、品种多样,其中,蔬菜、生猪统肉、家禽、蛋品、海鲜等批发价位于近两年来的低位,厦门市民群众的“菜篮子 ...[详细]
-
汉阴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以“数据体检”专项行动为抓手,激活“沉睡数据”,探索养老保险智慧治理新模式。精准筛查比对,筑牢数据质量根基。中心充分发挥数据比对“显微镜”作用,通过系统性筛查,精准锁定超龄但未办 ...[详细]
-
农村客厅简单装修效果图大全农村客厅是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家人聚会、休闲娱乐的地方。一个舒适、温馨的农村客厅装修,不仅能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质,还能展示主人的品味和个性。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农村客 ...[详细]
-
创新的“图书+卡牌”形式,为花园里公益暑托营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校园反欺凌教育公益课东南网8月1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8月1日上午,“书香沐童心 法制护成长&rdq ...[详细]
-
竹木纤维板吊顶装修效果图竹木纤维板吊顶是一种常见的装修材料,具有环保、美观、耐用等特点。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竹木纤维板吊顶可以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自然与温馨。一、概念竹木纤维板吊顶是由竹木纤维和胶粘剂经过 ...[详细]
-
东南网8月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旻) 为提升台胞台企金融服务质效、助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近日,金融资本与产业对接会(台商台企专场)在福州举办。台资企业代表及金融机构、省直有关部门近200人参会, ...[详细]
-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22日凌晨,在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的消息传出后,伊朗国家电视台一名负责人在网络直播中表示,伊朗在一段时间之前已经转移了三个核设施中的材料,美方袭击应未造成重大损失。美东时间21日, ...[详细]